近期,ChatGPT在全球爆火,推出不到三个月时间,ChatGPT从在一小撮人中流行,演变为一个引发全民讨论的现象级应用。有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月,ChatGPT的月活跃用户数预计已达1亿,成为历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级应用。“ChatGPT上线2个月活跃用户破亿”“ChatGPT会不会抢饭碗”等多个话题接连登上各大平台热搜。
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恐惧,从未像今日这般强烈,ChatGPT正在掀起一股新的人工智能热潮。下文带大家了解ChatGPT的前世今生,ChatGPT未来会怎样以及ChatGPT对文化产业有什么影响。
ChatGPT的前世今生 ChatGPT是由美国旧金山的一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OpenAI开发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 ChatGPT与此前一些人工智能有何不同? OpenAI称,聊天机器人ChatGPT会承认自己的错误、质疑用户提问时预设的错误条件,并且拒绝用户提出的不当请求。 ChatGPT的应用场景还包括用来开发聊天机器人,也可以编写和调试计算机程序,还可以进行文学、媒体相关领域的创作,包括创作音乐、电视剧、童话故事、诗歌和歌词等。在某些测试情境下,ChatGPT在教育、考试、回答测试问题方面的表现甚至优于普通人类测试者。 例如ChatGPT可以用鲁迅的文风进行文字创作、用Twitter的高级数据工程师的口吻给马斯克写周报、帮助你解决和女孩表白不知道如何开口的困境、或者直接上手找到代码中的bug等。 国海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随着ChatGPT的不断调优,其有望在医疗、客服机器人、虚拟人、翻译、营销、游戏、社交、教育、家庭陪护等多个领域被应用。 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 (中新社截图) 2022年11月底,人工智能对话聊天机器人ChatGPT一经推出,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短短5天,注册用户数就超过100万,至今热度不减:大学生用ChatGPT写论文,美议员已经开始通过ChatGPT写演讲稿,学生用ChatGPT完成作业……写文案、写邮件,甚至写代码,每一次新的尝试,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最近几天,关于ChatGPT的重要消息也明显增多,从硅谷科技巨头,到一二级资本市场,所有对其感兴趣的人士都在讨论ChatGPT以及 AI 技术带来的影响与未来发展: 2月2日,微软宣布旗下所有产品将全线整合ChatGPT,有消息指预计3月ChatGPT将内置于Bing搜索;百度将在3月推出基于ChatGPT的生成式搜索;英国《自然》杂志不再支持 AI 工具列为作者的论文;数字媒体公司Buzzfeed计划使用OpenAI的 AI 技术来协助创作个性化内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称ChatGPT能够通过该校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的期末考试;OpenAI宣布开发了一款AI Text Classifier鉴别器工具,目的是帮助用户分辨是否由ChatGPT AI生成的文字等。 据钛媒体消息,投行瑞银集团近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ChatGPT的月活跃用户在今年1月份预计达到了1亿,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 ChatGPT未来会怎样,未来会有哪些发展趋势? 1.苹果、腾讯表达看好AI技术发展 据钛媒体消息,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TimCook)在2月3日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AI 是苹果布局的重点。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它可以丰富客户的生活,能够为苹果在(去年)秋季发布的碰撞检测、跌倒检测或者心电图功能的产品赋能。苹果在这个领域看到了巨大的潜力,几乎可以影响一切。这是一项横向技术,而不是纵向技术,因此它将影响我们所有的产品和服务。 腾讯研究院则在《AIGC发展趋势报告2023》中指出,AIGC的商业化应用将快速成熟,市场规模会迅速壮大。在广告领域,腾讯混元AI大模型能够支持广告智能制作,即利用AIGC将广告文案自动生成为广告视频,大大降低了广告视频制作成本。巨大的应用前景将带来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 2.业内人士认为:ChatGPT的全球走红,使得AIGC(生成式AI)又得到了一次普及。 2022年,可以称为AIGC(生成式AI)元年。2022年,一位毫无绘画基础的参赛者,凭借AI绘图工具Midjourney生成的绘画作品《太空歌剧院》,获得美国科罗拉多州新兴数字艺术家竞赛一等奖。画师也因此成为2022年最接近被AI抢去工作的群体。抖音上去年流行的漫画脸特效,也使AIGC(生成式AI)在大众层面的应用更加普遍。 业内人士认为,AIGC(生成式AI)将彻底颠覆现有的内容生产模式,以十分之一的成本,实现百倍千倍的内容生产速度,对数字内容营销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AIGC(生成式AI)产业生态已初现雏形。据《AIGC发展趋势报告2023:迎接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时代》报告,目前AIGC产业生态已经覆盖基础层、中间层、应用层。 不过现有的AIGC(生成式AI)应用工具,在技术和商业化落地上,还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难题。比如在技术上,ChatGPT还不够聪明。当你打开ChatGPT的对话框,就会发现首页写着“对2021年后的世界和事件了解有限”,偶尔还会产生不正确的信息,有时会编造文献,也会给出错误虚假的答案。 商业化方面,AIGC(生成式AI)领域目前还是以B端为主。浙商证券研报指出,AIGC的商业化之路尚在摸索之中。B端变现路径更为多元、成熟,广告和营销等行业均有可想见的应用情景,付费的可能性和水平相对更高。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曾表示,AI要兑现红利,标准之一就是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应用场景。而搜索引擎,就是这个场景之一。随着ChatGPT付费版的推出,AIGC在商业化上有望再进一步。 3.有媒体认为,ChatGPT的出现能够取代人类的部分工作 有观点认为,在 AI(人工智能) 产品飞跃式进化让生活变得更便利的同时,普通人也将付出相应的代价。譬如,一些工作机会变得更少,就是不可避免的。在更加高效的 AI 工具辅助甚至是主导下,工作效率将再次提高,从而同样的工作将不再需要目前这么多的人。 据网易科技报道,出门问问创始人兼CEO李志飞表示,从行业边际成本的降低到杀手级产品的出现,从 AI 绘画爆火到ChatGPT横空出世,让全世界看到了 AIGC(即AI Generated Content,生成式AI,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技术的“强大”。AIGC (生成式AI)让 AI 公司为更多中小型企业甚至个人提供一种工具,可规模化地降本增效,为 AI 行业带来一种全新的可能性和商业模式。 李志飞坦言,尽管AIGC(生成式AI)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技术和商业方面、道德伦理和法规层面,仍面临问题和挑战。 “比如ChatGPT,其本身并非基于真正的基础数据库及知识结构,无法实时更新,且没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规则,所以对很多问题会无中生有,虚构或编造答案。技术层面,ChatGPT还有很多改进优化的地方。而且ChatGPT目前仍只是‘玩具’,距离成为真正的‘工具’,还需进一步探索商业化路径。” 李志飞表示,ChatGPT背后的AIGC(生成式AI)技术在国外会有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但在中国未必有。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张宏江此前表示,目前国内的大模型水平和OpenAI还有一定的差距,“从学术角度来看,其实我们都是在给它‘补漏’。也就是说,在给OpenAI打工。” “对于个人,AIGC(生成式AI)的巨大进展,让人们看到AI也可以做很多知识创意型的工作。但真正的自我意识和动机想法来源于人类,AI将是人类的重要辅助和工具。”李志飞表示,AIGC(生成式AI)的还有很多待发掘的商机。 “AIGC(生成式AI)时代,我们要用 AI 的思维来思考这个世界。我们要理解 AI 的边界,知道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了解它能为人类提供什么帮助,怎样更好地为人类所用;人类可以释放哪些生产力,而更专注于人类自己该做的事情。”李志飞表示。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合伙人Anu Madgavkar表示,软件开发人员、网络开发人员、计算机程序员、编码员和数据科学家等技术岗位“很容易”被 AI 技术“取代更多的工作”,这是因为像 ChatGPT 这样的 AI 擅长相对准确地处理数字。 2月3日,Business Insider根据专家整理出ChatGPT等AI应用可能威胁的10个行业岗位:技术(程序员、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媒体(广告、内容创作、科技报道)、法律(律师助理)、市场研究员、教师、金融(金融分析师、私人顾问)、交易员、平面设计师、会计师、客服。 据CNBC报道,谷歌内部文件显示,ChatGPT通过了3级工程师的Google编码面试,该职位的平均总薪酬约为18.3万美元,是美国平均工资的3.3倍。这意味着,程序员可能会有被ChatGPT取代的风险。 不过,在ChatGPT输入相关问题时,得到的答案是:“AI有可能取代一些人类的工作,但不能完全替代人类。” (中新社截图) ChatGPT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从当前中国文化产业整体的内容和质量和水平来看,AIGC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或许会让一大批并不精良的短视频和长视频公司倒闭,会让一大批依然徘徊在粗制滥造境地的影视执着机构或者网剧公司消亡,与此相关的上下游许多公司、机构、个人可能都面临重新洗牌。 之前,在元宇宙爆红之后,很多影视公司都推出了相应的元宇宙规划,从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来看,娱乐行业和元宇宙的结合,更多的还是以“数字藏品“为主。 事实上,元宇宙的浪潮在过去半年里已经悄然退潮,互联网大厂们也没有找到适合的发展路径,投机者在发币和数字藏品之后也没有更多的变现之道,至于技术积累不够的影视公司们,元宇宙之路更多的还是存在于“理想之中”。 但ChatGPT类的应用,也就是更好的ai工具,在娱乐产业可能“大有可为”。关注ai行业的网友们可能会了解,在过去数年,软件写剧本,软件写小说,软件写新闻稿等等,已经算是较为常见,随着更高能力的ChatGPT,在高度自动化的学习能力基础上,是有可能从文字创作层面取代部分人力的——这或许也代表着从创作源头的ai化,是有可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娱乐内容生态的。 除此之外,ChatGPT的功能提升,是有可能让因元宇宙备受关注的“虚拟偶像”真正的成为高度智能的虚拟人,至少可以朝着这个方面更快的发展,而不是像之前,虚拟偶像背后还需要“真人”的全程参与。 而在影视工业化以及智能化的发展过程后,ChatGPT或许可以更多的参与,让创作者更聚焦于创意本身——当然,这些都是美好的想象;但ChatGPT如果和拍摄、特效等设备和软件有更深入的结合,在一般的功能处理下是有可能更高效也更降低人力成本的。 至于娱乐内容产业最重要的长短视频平台,早已经奔着智能化、工具化的方向发展,和ChatGPT也有着更多的结合可能,从内容生产到宣发以及互动等,都是有着提升的空间的。 需要注意的是,ChatGPT 到底能带来哪些商业价值目前还未可知,专家们的建议是不要简单模仿和盲目跟风,而是要结合自身特点做出独特优势。未来随着 “中国版”ChatGPT 的问世,国内 AI 市场必定会再掀起一波新的热潮, 也期待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