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协会新闻
  3. 行业动态

2023春节假期文旅消费盘点

发布时间:2023-01-31
作者:BCIIFA
来源:BCIIFA

春节假期历来是观察国内年度文旅消费市场走向的重要窗口。全国春节旅游市场数据出炉后,不少省市自治区也是相继公布了自身的旅游数据。多个省份实现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大幅增长。


01 2023年春节假期旅游市场已恢复正常节奏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1月27日发布的数据,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倍,已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的80.7%。旅游饭店、经济型连锁酒店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4%、30.6%,分别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的73.4%、79.9%。民宿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受到游客欢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4.2%,比2019年春节假期年均增长13.3%。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研显示,今年春节假日期间,游客平均出游距离206.9公里,同比增长57.0%,恢复到正常年份的76%;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11.2公里,同比增长34.4%,较元旦假期有了明显增长,恢复到正常年份的75%。各地接待游客中,省外游客占比29.3%,外市游客占比36.9%。


图片


02 云南等四个省份旅游人次和收入均超2019年同期


今年春节假期,云南、天津的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双双翻倍:云南实现旅游人次4514.61万人次,同比增长244.70%,实现旅游收入384.35亿元,同比增长249.40%;天津实现旅游人次709.20万人次,同比增长222.20%,实现旅游收入38.30亿元,同比增长315.50%。其中,云南、江苏、湖南、天津的旅游人次和收入均超过2019年同期。从接待游客人数来看,四川第一;从旅游收入来看,云南第一。


四川省文旅厅发布的数据显示,15家5A景区中有14家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全面超过2022年水平,同口径统计的276家4A级景区有222家实现正增长。阆中古城、碧峰峡、小平故里、峨眉山、剑门关等7家景区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阆中古城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分别比2019年春节增长167.67%、35.43%。四川省文旅厅发布,各种优惠政策激发文旅消费强劲活力,2023年春节游客消费占全省总体消费的34.77%,比2022年增长3.62%。夜间消费大幅增长,各类夜游、夜饮、夜娱、夜购等夜间消费成为市场亮点,消费金额达到52.53亿元,同比增长40.27%,占总消费金额的28.83%。


03 夜间文旅消费成为市场亮点


多地聚焦“不夜城”特色,激发夜间消费活力。据数据监测,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客流量5212.2万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3.06万人次。北京八达岭夜长城首次在春节期间对公众开放。四川成都开展夜游锦江、成都灯会、光影节、火花节等系列夜游活动,宜宾集中推出夜饮、夜景、夜娱、夜购、夜游等新业态新场景。陕西西安以“华彩闪耀梦长安,温暖祥和中国年”为主题,举办城墙新春灯会。重庆举办都市艺术节,推出焰火表演、灯光秀、无人机表演等系列活动。


夜游成为兔年春节文旅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根据数据监测,全国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客流量5212.2万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3.06万人次。


利用卫星和大数据从多个维度对全国重点城市的商圈、步行街进行观察,来看客流量的变化,寻找大家的逛街的热情是否重回节奏。


这是上海外滩的卫星灯光影像,春节期间这里的灯光面积比一年前增加了3.43%,特别是南京西路周边增加得最为明显。


图片


然而,当我们借助手机信号产生的大数据继续观察时,却发现春节期间最火热的商圈既不在北京,也不是上海。人流量最多,同比增幅也最大的商圈,竟然是位于中部省份湖南的长沙黄兴南路步行街。


老字号新国潮嘉年华、网红地标打卡地、吸引年轻人的IP形象和消费场景,一系列新年消费活动,让顾客沉浸在一个满满的长沙味、湖湘韵的新年气氛中。


04 各平台数据显示:整体旅游订单快速增长


1月27日,携程发布《2023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报告显示,作为2019年以来首个不用就地过年的春节,旅游市场交出三年以来最亮眼成绩单。携程平台上,春节期间国内外旅行订单皆迎来三年巅峰,旅游订单整体较虎年(2022年)春节增长4倍。


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客流迎来倍速复苏。根据携程FlightAI平台数据,这个春节,民航客运量同比增长最快的城市包括九江、珠海、西双版纳、韶关、大理、中卫、舟山、丽江、九寨、白山。


过去三年,由本地和周边预订占主导的春节度假趋势在今年发生逆转。兔年春节期间,携程平台上跨省酒店预订占比近7成,预订量反超2019年春节。

携程数据显示,兔年春节国内外的景区门票订单皆迎来三年新高。其中,国内各大景

区门票预订量同比暴涨3.2倍;海外景区门票同比增长超六成。除一线大城市外,西安、苏州、扬州、洛阳、开封等文旅资源富集的古城人潮如织,凭借超高票量位列景区人气前十城市。


春节也是夜游的高峰期。携程平台上,夜游景区门票量同比大增近三倍。赏灯、逛庙会、看灯光秀,灯火辉煌为春节增添了乐趣。根据平台搜索量,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西安城墙新春灯会、上海2023年豫园迎新年(豫园灯会)、西安大唐芙蓉园新春大潮会灯会、北京龙庆峡冰灯、开封大宋武侠城万岁山宋都大庙会灯会等成为兔年春节十大热门灯会。


除景区打卡之外,这个三年来“最会玩”的春节也少不了各种嗨玩。比如“朋友圈里一半的人都在的”三亚,租车自驾、游艇出海都是基本操作了。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三亚租车、游艇相关旅游产品的预订量同比均增长超200%。

在跨境旅行放开后,国人海外旅行订单在今年春节迎来明显转折点。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跨境机票订单同比增长4倍以上。曼谷、新加坡、吉隆坡、清迈、马尼拉、巴厘岛等成为最受中国旅客欢迎的跨国旅行目的地,均为东南亚目的地。

1月26日也发布的2023年春节“暖”消费报告。根据飞猪数据,云南的度假商品成交额涨了超过14倍,海南春节期间度假商品订单量同比增长24%,赴港机票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超22倍。


春节期间,飞猪民宿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260%,大理、丽江、厦门、三亚、北海成民宿预订最热城市。飞猪App上,春节期间国际机票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超4倍,办理签证的人次同比增长超3.4倍,春节预订热度上升最快的境外度假地为泰国、马尔代夫,新西兰。


图片


05 旅游收入并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旅游全面恢复仍需时日


从已经公布的省份来看,部分省份的指标已经恢复到疫情前。其中,浙江接待游客人数较2019年增长13.2%。福建旅游收入恢复到2019年同期102.9%。江苏接待国内游客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21.3%;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00.6%。


而云南表现更为抢眼,接待游客人数和实现旅游收入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130.3%和132.5%。而且省外入滇游客达到2058.2万人次,占市场总量的45.59%,同比提高约22个百分点。全省16个州市接待游客量均保持2位数以上的增长。


不过,陈乾康表示,总体上看,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市场的火爆预示着国内旅游业已经基本复苏,为下一步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出境游和入境游要下个月才逐步放开,因此国际旅游市场的复苏尚需时日。整个旅游市场的全面复苏还是寄希望于“五一节”以后。


文月也向记者表示,虽然景区的客流量恢复了,但是,总体上来说,人均消费水平却比以前下降了3~4成,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6个环节的消费都有所下降,这可能跟疫情期间大家收入下降,消费更加理性有关。


06  旅游投诉频上热搜,服务质量需跟上


今年春节,不少景区“人从众”再现,部分景区更是“被挤爆”,旅游投诉再度频上热搜:黄山、张家界被曝游客受困风雪中,西安回民街6根面卖20元……有媒体发表评论称,旅游热了,服务质量也要及时跟上。


1月25日,“黄山”词条冲上热搜榜。1月24日,安徽黄山有游客反映下山时因人流量大,在零下15度的环境中,滞留五个半小时。另有网友表示,因景区里人太多,自己从12点开始下山,一直堵到晚上7点多。还有网友称,从光明顶到玉屏索道,日常40分钟的路走了7个小时,带回了4个冻疮。1月25日早间,黄山风景区发公告称,决定于当天下午开始在光明顶处实施截流分流管控措施,请广大游客调整游览线路。


1月25日下午,安徽省副省长、黄山市市长、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主任孙勇来到黄山风景区调研指导春节假期旅游接待工作并提出要求:“深入查摆春节假期景区旅游接待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调整优化应对措施,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春节旅游人多可以理解,但像这样,明显就是景区没有控制人流量,导致成千上万名游客大晚上被困在山上。”1月24日20时30分许,一名游客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并将地点定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视频中现场有不少游客,吵闹声不断。该游客称,因各种不放行和推搡,其“好几次被挤得呼吸困难”。该游客质疑,上山的大巴送完人空着就走,丝毫不管滞留在山上的游客。“为什么呢?因为有要钱的下山电梯票要卖呀。”20时36分,该游客表示,他们终于排队检票坐电梯下山了,但是后边还有很多人在山上。


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游客被滞留,1月24日已有序安排游客下山。“我们工作人员及领导都在现场,一直在维护秩序,安排他们有序下山。”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


1月25日,一段游客投诉西安回民街某面馆6根面卖20元的视频引发关注。1月26日,事发辖区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称,面条确实分量不足,已督促面馆整改,油泼面增加50%的分量,不能让人来西安吃面,吃两口就没了。工作人员表示,已找到当事游客,要求面馆为其退款,也欢迎游客对商家的不规范行为投诉。


澎湃新闻发布评论员文章《旅游热了,服务质量也要及时跟上》称,前两年的春节假期旅游处于相对“冷”的状态,新年来了,春节旅游开始热起来了。众多商家自然也是兴高采烈。既然如此,更应该提高相应的服务质量。服务绝不能“一热就涨价”“一热就斩客”“一热就出乱象”。


07  全面复苏仍需要一段过程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2023年春节旅游市场数据解读及全年展望》中表示,疫情防控和促进消费政策全面拉升城乡旅游消费预期,强力释放了产业复苏信心。从春节假期七天的出游人次和旅游消费的日环比数据来看,前三天稳步增长,第三天达到峰值,之后小幅回落,节后错峰出行,已经是正常年份春节假日旅游市场的正常节奏。从结构性数据上看,尽管我们的出游人次是恢复到了2019年的88.6%,但是我们的旅游消费只恢复到2019年的73%,也就是说,从人均消费相对于整体的出游规模来看,还稍稍差了那么点。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我们高开以后,整个的旅游消费能够稳步增长。我很少会用“报复性”这个词,我觉得它是一个稳步发展回调的过程。过去三年,大家出游是有太多限制的,现在这些限制拿掉以后,我们是不是完全回到过去?不是,大家有一个消费的心理,从谨慎到积极回调是需要时间的。但是也出现一些可喜的变化,比如从元旦来看,大家出去的距离是增长的,但是在当地基本上是趴着不动,这一次春节大家明显能感觉出来,出去的跑得越来越远了,出游的半径越来越大了,这就意味着大家消费的心理开始从一种谨慎慢慢向积极方面回调,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携程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判断,让旅游从业者尤其是小微企业重新恢复信心,需要一个“融冰”的过程。另外,国际航线恢复还需时日。如果这些修补工作能够在上半年完成,下半年中国旅游市场有望迎来报复性反弹,值得期待。

途牛旅游网认为,旅游行业已迎来了复苏,大家的出游需求在逐渐释放,国内航班数量快速恢复,国际航班也在稳步恢复。途牛旅游网2022年12月度假产品预订额环比增长一倍,2023年1月日均又比去年12月增长两倍。相信2023年旅游行业会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出入境交往的增加,进一步释放出这两年压抑的需求和巨大的潜力。


去哪儿CMO黄小杰表示,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国内旅游业正在有序恢复。“我们看到,春节期间旅客出行平均半径增加,酒店连住订单的占比在增长,经济型、舒适型酒店预订量提升明显,这意味着大众旅客出游、消费信心的恢复。对于2023年,我们是乐观期待的。”


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总经理孙坚表示:“2023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无论是探亲返乡、休闲旅游还是出差商务,从目前春节期间的预订情况来看,我们看到的是社会、市场、消费者都正在陆续恢复。”“只要市场给我们机会,我们就一定能够一跃而起。”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