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协会新闻
  3. 行业动态

迎来复苏,影院迭代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2-12-15
作者:bciifa
来源:bciifa


图片





【导语】自疫情发生以来,电影行业里受到最大影响的就是下游影院端。在严格防疫时,影院就首当其冲,因疫情影响被迫控制上座率、暂停营业成了家常便饭,即便是放松防疫管理后,影院依旧要第一个接受新社会环境的洗礼。怎样在国家有关扶持政策的帮助下积极开展自救,从而实现迭代更新,是值得每一家影院思考的问题。

市场复苏已现曙光

随着疫情情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放开政策出现在全国各地。目前,有新闻报道,全国多地的电影院陆续开始恢复营业,全国电影院营业率由不足40%恢复到现在的47%。广东、海南、浙江、江苏、安徽、上海、贵州等7个城市,营业率恢复到了70%以上,其中浙江影院营业率最高,达到82%,共有670多家影院恢复营业。

影院作为密闭娱乐场所,自疫情发生以来一直都遭到部分观众对安全性的担忧,即便有每日消杀、上座率限制等等应对措施,还是会有不少观众出于自身健康风险的考虑而放弃走进影院。

随着管理措施的逐步放开,全国多个城市都已宣布观众无需持核酸记录进入影院。与此同时,每个人身边的感染者数量亦在与日俱增。这必然会导致部分观众的心理压力倍增,加剧这部分人对影院安全性的担忧。同时,由于各地还处于政策调整期,参差不齐的防疫规定也会影响到一些潜在观众的观影选择。

随着各种权威报道发布,奥密克戎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谈毒色变了,中国防疫三年,承担的经济压力已经非常大了,既然各种研究表明奥密克戎毒性减弱到一定程度了,那么我们换一种打法,也更加符合我们现在的国情。

图片

而近日《阿凡达2》的预售票房走势告诉我们,对于影院来说,新社会环境下的冲击似乎也没那么可怕。这部备受期待的好莱坞大片,在上映前10天正式开启了内地预售,截至目前该片的预售总票房已经突破5000万,一举超过《长津湖之水门桥》成为2022年预售最快破5000万影片。无论是56.2万的总人次,还是89.1元的超高平均票价,都在展示着观众的超强购买力。

要知道,现在全国各地影院也只是处于刚刚放开的阶段而已,还有很多城市的影院并未恢复营业。而沉寂多日的电影市场,更是已经许久没有迎来过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如今,一部《阿凡达2》,已经足以打消人们的疑虑了。

缺片少片的内地市场尚且有此潜力,而大洋对面的北美电影市场更是早已用票房数字证明,市场复苏会是一场必然。根据THE-NUMBERS数据,截至上周末,2022年北美电影总票房已突破68亿美元,远超过2021年的45.14亿美元总票房和2020年的20.33亿美元成绩。当然,相较于疫情前2019年112亿美元+的总票房而言,还是存在不小距离。不过在下周《阿凡达2》的助力下,今年北美市场总票房会留下一个不错的数字。

迭代更新正当时

在经历了近3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后,电影放映行业亟待奋起。整个行业怎样在国家有关扶持政策的帮助下积极开展自救?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李建强认为,扩充和完善电影院的多功能文化建设,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长久以来,电影院经营滞后单一的问题时常被业内和外界所诟病,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然而,每一座影城都是一座电影文化的基地和堡垒,值得待之以诚、用心经营。

现代经济与传统商业经济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的时空、场景和对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它需要依据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与时代文化潮流、消费者的新变化展开积极对话,着意推动文脉传承和创意应对。

图片

诚然,在互联网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时期,要想吸引观众走进影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这就愈发需要影院改变既有的经营思路,探索创新经营模式,不再将电影院仅仅看作放映电影的场所。

一些评论家由此提出:影院升级,既需要提升现场观影服务及周边配套活动的运营能力,也需要开拓线上、线下观众互动的经营理念。比如,定期以主题形式开展影片展映活动,配合主题内容进行多媒体创意展览、映前导赏、映后交流沙龙等。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对电影的宣传和推广,更好地吸引观众“入场”。

这些意见和建议,无疑是十分中肯且对位的。同质化经营以及行业资源利用率低下,早已是影响影院生存发展的阻碍和命门之一。对于任何一家影院来说,按部就班就难见生机,墨守成规就打不开新局,首先必须从观念上进行调整和变革。

进入新消费时代,观众的影院体验和审美趣味不再是只由放映厅和银幕来限定,而是由它的地理环境、文化属性、专门格调和艺术氛围等综合元素决定。随着社会生活全方位进入“5G时代”,整个影院的生存格局正经历着新的变革与迭代。

一方面,影院传承的空间范围为观众提供了鉴赏影像特有的环境,除了能够帮助其完成和实现娱乐需求和交际功能,还有望潜移默化地重塑其观看体验和观赏习惯;另一方面,观众的要求和习性也会反过来影响影院空间的生产和布局,造就双向同构耦合的新场景。

新思路已经打开

近年来,新文化消费风起云涌,增长幅度最大、最快的是剧本杀,其他依次为极限运动体验、密室逃脱等。仅以“美团”2022年5月的数据为例,剧本杀同比增长293%,密室增长129%……而对于这些与电影业密切关联的新业态,一些民间文化公司早已捷足先登,只是由于受到消防、场地和安全等各种技术规范条件的限制,发展状况不甚理想。

今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专门发布通知,首次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娱乐经营场所纳入管理,并将其定性为“剧本娱乐活动”。这对于现有影院无疑是个利好。尽管放映厅、休息室、咖啡厅都可以成为这些新业态生发的适宜场地,但在专业人才、摄录设施、复盘播放装置等行业资源方面,影院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积累。可偏偏在这些本属于自己优势的运营范围,影院对这些新业态的谋划和起步远远落在后面,影院文化功能建设与拓展的滞后由此可以管窥。倒不是说,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就该是影院的专利,而是说,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场景、新业态、新介质,影院不该置若罔闻、视而不见,特别是在行业面临生存困难的当口。

图片

早在20世纪上半叶,欧美地区萌生过“现场影院”的概念,指的是实体影院在播放传统的电影故事片之外,兼容对现场事件(包括歌剧、话语、舞蹈、音乐会演出、体育赛事等)的直播或录播影像。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超高清卫星接收器在大量实体影院得到普及,奠定了现场影院发展的基础。

除了先行的欧美地区,日本、韩国等都加入了现场影院的直播项目行列。可直播的节目已日渐多元化,除了歌剧、舞剧、话剧和体育赛事等,还可以包括演唱会现场、博物馆、纪录片放映等项目。在一些地区,现场影院的票房收入逐年增长,并于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前达到相对峰值。

格外值得重视的还有电影院本身的文化功能建设经验。开业于2000年的Lux Nijmegen影院是荷兰最大、最受欢迎的艺术电影院之一。该影院位于奈梅亨市的中心位置,除放映电影之外,还举办各种与戏剧、音乐、舞蹈有关的活动。作为荷兰东部的电影教育中心,它还举办专门针对短片、科学和气候变化等主题的电影节。这座城市有大量的学生,与大多数艺术电影院相比,该场地吸引了更年轻的人群。

位于丹麦奥胡斯的Ost For Paradis影院利用100多年的历史建筑及其特殊氛围,定位于“艺术影院和高端市场”结合,每年都举办多国影展。该影院还与丹麦电影学院的相关部门和学科合作,每周举行两次专题放映。更有意味的是,为了营造自己的氛围和品质,影院的咖啡厅不提供爆米花和冰激凌,而是供应高品质的咖啡、葡萄酒和巧克力。刻意、执拗地坚持自己的特色,使之成为名闻遐迩的国际影院之一。2021年,同样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该影院观众人数仍接近65000人次。

这些影院建设各有各的“创始经验”,无疑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当我们自觉地把影院文化功能建设同电影需求侧改革、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电影产业的活力复苏联结起来,机会一定会比困难多,办法也一定会比挑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