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产业投融资协会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在行动”专题系列之十三
北文中心关于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在行动”
在众志成城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北京文化产业投融资协会联席副会长单位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开展,及时传达各项文件精神,紧盯各项工作部署,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做好官方信息宣传,充分发挥行业特色,推出多种针对疫情举措,公司员工齐心协力,坚决打好疫情防疫阻击战。
一、文创板
2017年8月18日,北京市召开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市委书记、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蔡奇同志在会上指出:要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努力打造北京“文创板”。2017年9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同志先后主持市委宣传部部务会、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听取文创板专题汇报,提出建设文创板要遵循 “高端定位、分步实施”的工作原则,分三步实施,第一阶段:面向专业投资者的“文创企业股权转让平台”;第二阶段:打造贯穿文创企业全成长周期的专业化资本市场;第三阶段:成立“全国文创企业股份交易系统有限公司”。
疫情期间,文创板平台利用自身优势,重点推进4项举措协助企业共渡难关。第一,确保政策申报系统正常运行。作为北京市“投贷奖”、“房租通”政策申报平台,在疫情期间全力确保系统24小时正常运行,满足企业在线登录系统(网址:www.ccee.cc)注册、发布融资需求、申报北京市文化产业“投贷奖”及“房租通”项目的需要。第二,保障客服畅通,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面对疫情,平台第一时间收集国家、市、区三级相关部门出台的多项扶持政策,汇编成专辑。目前已连续发布疫情相关政策专辑8期。1月31日起客服保持畅通,疫情期间截止3月30日,累计接通客服电话815个(2020年第一季度累计接通电话1676个),重点解答“投贷奖”、“房租通”申报过程中的系统使用及附件上传等问题。第三,积极开展各类线上活动,免费为受困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服务。利用平台自身优势,整合平台现有合作签约186家银行分行及支行、615家股权投资机构、7家担保机构等金融机构资源与专家库金融专家资源,为企业进行政策宣讲、在线投融资需求分析、融资对接服务和人力资源、财务、法律、税务、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在线答疑等活动。目前已开展线上活动19场,在线服务的企业超过1000家(2020年第一季度总计举办活动40场,参与人数近2000人),通过3场线上投融资对接会及发放疫情期间企业需求调查问卷,共收集企业11亿元的融资需求,已为企业积极对接合作的金融机构。其中2月26日融资对接会上了解到天脉聚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有融资需求。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后,根据企业需求,积极为其对接银行,3月20日,贷款审批在中国银行过会,3月30日,中国银行东城支行下放1000万贷款到达企业账户。第四,陆续推出合作金融机构疫情期间专项金融产品。文创板携手平台合作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及时开辟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同时陆续推出针对疫情期间专项金融产品。针对疫情期间,市、区两级主管部门出台多项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但政策奖励资金自政策启动后到达受惠企业账户需要一定时间。文创板联合杭州银行携手推出“政金贷”,目前已与东城区委宣传部沟通初步达成一致,由杭州银行为东城区即将得到政府奖励的企业提前以贷款形式解决资金需求。
二、北文数字
北文数字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文资中心等单位的指导下成立,隶属于北京文投集团文化艺术板块,立足于文化艺术市场,以供给侧改革为使命,旨在扶持艺术家群体,促进文化艺术产业繁荣发展,让艺术普惠大众并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疫情期间,北文数字特邀多位知名艺术家,联合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共同发起“艺不容辞-万众艺心、共抗疫情”网络慈善拍卖活动,为协助北京市做好返岗大潮疫情防控物资筹备,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好后勤保障,为疫情贡献一份力量。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带头作用,体现北文数字作为精神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力军的企业责任。截至3月底,本次网络慈善拍卖活动征集到来自艺术家、艺术机构、爱心藏家等共253件作品,其中71幅作品内容与疫情相关。共有160位艺术家藏家、16个机构参与;网络上30606人围观,605次出价,共成交166件拍品,总成交额224050元。扣除此次活动的基本成本外,所筹善款将委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定向用于北京市内疫情防控工作的物资储备。